5. “新環”帶式污泥脫水機的技術構成。
5.1 絮凝劑選擇技術:
污泥脫水效果首先取決于污泥絮凝效果,選擇合適的絮凝劑才能產生良好的絮凝效果。
①無機絮凝劑如堿鋁、聚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由于用量大 , 絮凝效果不理想而極少在污泥脫水中使用。
②有機高分子絮凝劑 —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脫水由于用量少 , 絮體強度高而被大量采用。
A .陰離子型絮凝劑一般適用于帶正電荷的無機污泥以及顆粒較粗的中性和堿性污泥。
B .陽離子絮凝劑一般適用于帶負電荷的有機污泥 .
C .非離子絮凝劑一般適用于呈中性和酸性的有機、無機混合污泥。
③絮凝劑一般是固相的或高濃度 ( 約 50% ) 液相的 , 必須將其溶解稀釋至 0.1% 濃度以下才能很好地擴散到污泥中起絮凝反應。
④配制絮凝劑溶液的攪拌強度不能過于劇烈, 攪拌轉速宜取150rpm 以下,攪拌時間約需45分鐘至1h 。
⑤絮凝劑的用量要適量,太少或太多都會影響效果。
⑥鐵離子、高溫、日光照射均會對絮凝劑起降解作用。
⑦配制好的絮凝劑溶液有效期一般為 3 天左右,當發現溶液變白時說明藥液已失效。
⑧污泥絮凝效果不好時,壓濾機無法正常工作。
⑨不同的污泥需采用不同的絮凝劑和用量,新環對絮凝劑的選擇擁有豐富的經驗,這是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一。
5.2 濾帶選擇技術:
濾帶的作用是作過濾介面,傳遞壓榨力和輸送濾渣。必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顆粒截留性,必須具有特定環境下的抗拉強度和壽命,必須具有良好的濾帶再生性和濾餅剝離性,才能確保污泥脫水機正常工作并最大限度發揮效能。
①濾帶材質一般選用聚脂類,分別為:
A. PET (滌綸):耐酸性、伸長率小,價格貴。
B. PA (尼龍):耐堿性、伸長率較大,價格適中。
C. PP (丙倫):耐酸堿、伸長率小,易老化,價格最便宜。
②濾帶的常用參數:
A. 經線直徑(mm )或經線密度(根/cm )
B. 緯線直徑(mm )或緯線密度(根/cm )
C. 抗拉強度( N/cm )
D. 透氣率( L/ ㎡ S )或透水率(L/c ㎡ .min )
③濾帶除了材質不同,絲徑不同外,不同的編織方法產生出各種性能各異的濾帶,不同紋理(編織方法)的濾帶性能對比如下:
A. 透水性能從好到差排列:螺旋網→ 緞紋 → 斜紋 → 平紋
B. 濾餅水份從低到高排列:緞紋 →斜紋→平紋→螺旋網
C. 濾液含固率從低到高排列:平紋→斜紋→緞紋→螺旋網
D. 濾餅剝離性能從好到差排列:緞紋 → 斜紋 → 平紋 → 螺旋網
E. 濾帶再生性能從好到差排列:緞紋 → 斜紋 → 平紋 → 螺旋網
F. 濾帶使用壽命從長到短排列:斜紋 → 平紋 → 緞紋 → 螺旋網
④不同種類的污泥要選擇不同的濾帶,新環對濾帶的選擇擁有豐富的經驗,這是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二。
5.3 機型選擇技術
除了絮凝劑和濾帶的選擇會影響污泥脫水效果外,重力脫水長度、楔壓區的楔形角、壓力區壓輥的排列、數量、輥徑、輥面硬度等因素形成的壓力曲線的選擇是否正確,是污泥脫水是否能取得最佳污泥脫水效果的關鍵。不同的污泥應選擇不同的機型,這里隱藏了復雜的機型選擇技術,是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三。
5.4 污泥脫水模擬實驗技術
“新環”擁有 1000 多臺帶式污泥脫水機現場使用數據支持的模塊式污泥脫水模擬實驗設備,并建立了計算機輔助計算的測試軟件。用戶只需提供 10L 左右的濕污泥,脫水機型的選擇、濾帶的選擇和絮凝劑的選擇即可完成,縮短了污泥脫水機的現場調試過程,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用戶的購機風險。這是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四。
5.5 主機制造技術:
主機制造技術包括濾帶驅動、張緊、清洗和自動糾偏的實現,以及整機的防腐,是“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五。
5.6 輔機配套技術:
不同的污泥要采用不同的主機機型,配套主機使用的輔助設備除了要與主機處理量匹配外,同樣要根據污泥的特點來配套。配套設備的選型過程同時又是技術經濟分析過程,要針對污泥的特點和客戶的承受能力,選擇出性能價格比最適宜的方案,在這方面,新環擁有豐富的選型經驗,構成了“新環”帶機的核心技術之六。
|